綠色印刷是指使用環保印刷材料及工藝, 不破壞生態環境, 在印刷過程中實現少污染、低消耗、廢棄物可循環利用、可自然降解的印刷方法。近年來“綠色”成為關系著人們切身利益的熱門話題, 身邊的印刷產品隨處可見, 其質量是否符合綠色印刷至關重要。為了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推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使綠色環保觀念深入人心, 需要大力推廣綠色印刷, 開創綠色印刷的時代。
1 綠色印刷的發展狀況
由于傳統印刷業所用的原料需要排放大量污染物及有害物質, 原料資源匱乏, 消耗極大, 環境污染較為嚴重, 阻礙了中國印刷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我國為了應對當今霧霾天氣、資源短缺等環境問題, 健康、環保、可回收利用的綠色印刷應運而生。近年來國內一些大型印刷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 開始嘗試開發并使用綠色印刷材料 (水性油墨、UV墨、大豆油墨等) 和較為環保的印刷方法 (柔性版印刷方式、無水膠印、數字印刷等) 。
政府頒發的《印刷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將綠色印刷列入重點實施行列。2010年, 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與環境保護部共同簽署了《實施綠色印刷戰略合作協議》, 標志著我國綠色印刷進入發展階段。2011年3月2日, 環境保護部頒布了《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 》, 其后原新聞出版總署聯合環境保護部也相繼發布了《關于實施綠色印刷的公告》。2012年4月6日,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環境保護部、教育部聯合發布了《關于中小學教科書實施綠色印刷的通知》, 改變了傳統印刷業發展方式。從2013年9月起, 北京地區出版并使用的中小學義務教育教科書率先使用綠色印刷, 這是保護青少年身體健康, 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
據統計, 在2011年底, 中國印刷企業已有102484家, 其中從業人員達356.67萬人, 總產值8677.13億元, 整體規模接近全球第2位。我國自實施綠色印刷以來, 在國家和政府的鼓勵下大力發展綠色印刷, 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止至2015年8月, 我國已有將近500多家印刷企業取得了綠色印刷認證。但是由于中國的綠色印刷起步較晚, 印刷技術和相關法律法規不夠成熟, 在有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加強完善。
相比于中國, 美國更早頒布了相關政策。1982年, EPA出臺了新污染源實施《柔性乙烯基和聚氨醋產品凹版涂布印刷排放標準》, 要求相關設備在每千克固體使用量、16%溶劑使用量中的VOCs排放量低于1 kg。并對VOCs排放量的檢測方法、周期、數據記錄等做了詳細規定。1996年, EPA發布《印刷和出版業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規定相關單位必須采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 (BACT) , 將軟包裝印刷、出版物凹版印刷過程的有害空氣污染物 (HAP) 排放量控制在原料使用量的5%和8%以內。除此之外, 美國還制定了各類政策和扶持項目來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污染治理。歐盟理事會也在1996年頒布了綜合污染防控指令 (1996/61/EC) , 提出實行與排放標準等效的削減計劃。
2 綠色印刷的重要性
提及印刷, 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污染。我國傳統印刷業尤其是包裝印刷業存在著眾多弊端, 高污染、高消耗的傳統模式嚴重阻礙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及印刷、包裝行業的健康發展, 加劇了環境惡化, 讓本來不堪重負的生態環境更加脆弱。2009年9月, 溫家寶總理在大連召開的夏季達沃斯年會上著重強調要發展綠色經濟, 抓住機遇, 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2010年1月,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又提出打造“綠色”印刷、復制產業的口號。國際新聞集團也早在美國坦帕市的年度會議上提出實施“綠色節能的印刷業務”的計劃[22]。由此可見, 印刷行業工藝技術的改進及工藝流程的轉變迫在眉睫, 大力推進綠色印刷、綠色包裝、低碳經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這就要求印刷行業用長遠的眼光, 全面把握印刷與環??沙掷m發展的重要性, 提高個人責任感和自覺意識。在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號召下, 走綠色印刷道路勢不可擋。
2.1 對人類身體健康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傳統意義上的印刷從原材料到后期的印刷加工工藝中產生的廢水、有毒氣體對人體和環境危害極大, 尤其是印刷五大要素中的印刷油墨更是印刷界中的主要污染源, 例如溶劑型油墨, 它是由顏料、連結料、溶劑、填充劑及輔助劑組成, 其中溶劑主要有芳香烴類、脂類、酮類等有毒性有機揮發溶劑。每年由油墨引起的全球VOC (有機揮發物) 污染排放量已達幾十萬噸, 這些揮發物所形成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為嚴重, 并能在光照下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學煙霧, 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油墨中含有的甲苯、二甲苯都是國家二類致癌物質, 會嚴重損傷印刷操作人員的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 對于用于食品、藥品等包裝物, 印刷過程中揮發不徹底, 還會向包裝內遷移, 使食品、藥品受到污染甚至變質。另外, 油墨中的無機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屬, 例如鉛、鉻、銀、汞等, 鉛元素會阻礙人體血細胞的形成, 當人體內的鉛元素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會出現中毒現象, 更甚者會引發人體細胞癌變。
印刷行業使用的激光照相排版和CTP技術都是基于復雜的感光圖像的過程, 造成光敏材料的嚴重浪費和環境污染。據估算, 印刷企業在實施綠色印刷后, 能耗及材料綜合成本每年減少約6億元;有機揮發性的排放總量每年減少約2%。由此可見, 實施綠色印刷符合現代發展的要求, 符合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新期待, 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呵護人類健康以及環境保護方面至關重要。
2.2 提高國際知名度, 進行科技創新
當今各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 印刷也是如此, 尤其在當今網絡和電子閱讀的沖擊下, 印刷行業更是舉步維艱, 為了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中脫穎而出, 提高國際威望、維持企業活力, 改變傳統印刷技術, 實現低污染、低消耗、節能環保的綠色印刷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由中國舉辦的China Print2013展會主題是“綠色、高效、數字化、智能化”, 眾多國際企業將綠色印刷作為重點進行宣傳。全球首發的FITNano噴墨CIP版、FITe CO完全免處理版材及無水CTP版印刷技術等世界三大綠色版材印刷技術集中亮相, 體現了當代環保、高效、節能的綠色經濟理念。另外, 我國的佳能有限公司也在會場展示了寬幅面彩色打印系統、高速數碼印刷系統在內的主力機型產品以及相關的印刷輸出應用等新成果, 展示了產品的綠色環保功能, 普及了綠色印刷概念。
從國家發展戰略角度出發,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突破傳統印刷局限, 在納米材料創新研究的基礎上發展了包括“綠色制版、綠色版基、綠色油墨”在內的完整納米綠色印刷產業鏈技術, 并將這些技術成功應用于3D制造、印刷電子、綠色印染等領域。顯而易見, 綠色印刷在科技創新領域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讓印刷擺脫了以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的發展前提。
2.3 實現低碳經濟, 印刷企業長遠發展
我國政府曾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承諾2020年我國碳排放總量降低至2005年GDP水平的40%~50%。為了實現印刷業的低碳發展、循環經濟, 推動并實施綠色印刷刻不容緩。隨著科技進步, 不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企業或技術終將被淘汰, 我國的綠色印刷還處在起始階段, 借鑒并吸收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方法, 將綠色印刷熟練掌握并廣泛應用于包裝食品、藥品等方面, 不僅能節約資源, 保護印刷工作人員和消費者身體健康, 還能提高產品質量, 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促進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的實施, 實現印刷企業長遠發展。
綠色印刷實際上是從源頭出發, 改用環保原料, 節約原輔材料, 減少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并對對廢棄物品進行回收處理, 通過高效合理的管理系統和先進的管理方式達到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環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從而間接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綠色印刷是一個巨大工程, 是全球印刷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需要企業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和一系列激勵政策, 使印刷企業在社會發展中轉型成功, 贏得主動權。
綠色印刷為社會帶來了巨大收益, 也需要企業、政府以及廣大消費者的長期堅持, 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 綠色印刷將更加成熟, 未來會是綠色印刷的時代。